编辑:北京画室 日期:2019-04-11 13:45:10浏览次数:474
上周去画室里溜达,恰好赶上大扫除。
画完丢弃的废纸像小山一样,一摞摞的堆在角落里,随手翻了几张看看,不出所料,80%以上的【废纸】,仅仅被画了几个头像,摆了几个色块,就被当做废品,统统扔进了垃圾桶。
一并扔掉的,还有你所剩无几的耐心。
北京画室不客气的讲,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习作,就已经决定了,他是一个能走到哪一步的人。
在这些被扔掉的作品里,数量最多的是速写,尤其是三分钟、五分钟的动态速写。
我特想问问:你画了【那么多】的速写,是用来填垃圾桶的?
---------------------------
绝大多数人速写的起步阶段,要经历的一个误区就是:速写一定要快,速写,速写嘛~
所以很多人开始强迫自己抓动态,三分钟一张,五分钟一张,哗哗哗半个小时就画了十几张,自我感觉敲厉害。
但是画这些东西到底有啥用,你其实并不清楚,最后你不还是都给扔了?侧面说明你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东西。
和一些速写高手在交流的时候,无一例外的共识:
很多人都是入门的时候,被这个该死的名字给欺骗了:速写是一门画慢的功夫,你得先慢,才能后快,而不是赶时间的乱画一气。
就像老话说的:还没学会爬,你就想跑,能的你
前期的速写,哪怕是简单的几个动态,也请你用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画,慢一点没关系的。
当你有一个小时而不是十几分钟,所以你会本能的感到放松,你会本能的在意更多的动态比例等基础知识,你的画面的表现也就会越好。
注重基础知识和画面表现,这才是起步阶段应该有的样子。
不克制的乱画,感觉是很爽的。
但对你的专业精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你一直待在舒适区,画你所熟悉的东西,而非自我较劲的刻意练习。
无论是画画还是文化课,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叠加的两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画画的技法;
最外一层是“学习或者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比如头像骨骼,比如素描构图和手的画法;
有效的练习,快速的成长,必定是来自于我们不擅长的部分,也就是你的画画过程中逃避的,不想画的地方,比如速写中的手部处理。
在“舒适区”做熟悉的事情,叫生活,叫放松;
在“学习区”做刻意练习,才叫真正的成长。
一旦你当前的单人速写素描、或者色彩画的很6了,那你就不该在上面浪费时间,而是要立刻提高难度等级,从单人速写升级为组合速写,色彩和素描也是同理。
不过要注意,起步阶段不要难度太大。
很多人觉得画画很简单,只要你长时间坚持画就能画好,这话有道理,但不完整。
真正的关键不在于训练的时间,而是训练的方法,也就是自我死磕的刻意练习。
画的6并不等于画的好,唯一能衡量结果的,不是你周围人的追捧,而是考试。这里说的考试,是指全国的校考和联考,而不是画室内部的摸底考试。
校考和联考,才是最客观的反馈反馈,没有经过考试结果的确认,你良好的感觉,可能只是幻觉。
很多人在画室里特别牛逼,常常被称为大佬,自己也很开心,但那种称号是假的。
我们要看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有没有你的名字,而不是众人追捧的假象,毕竟每年【画室大佬】,落榜的比比皆是,和这个自我感觉良好不无关系。
我们啊,就是更愿意看到黑马突围,而不是大佬的一路连胜。
----------------------------
所以当你画画特别开心,但进步又特别缓慢的时候,
你要停下来想想,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哦~
欢迎投稿:
而想要在我们网站推送内容的伙伴请注意:
1.推送内容要提前交给我们审核,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不得涉及一些敏感社会问题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
2.需自行提供图片和文稿,可双方协商排版。
3.投稿推送时间视具体情况双方协商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