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美术高考培训班 日期:2019-07-02 13:46:32浏览次数:257
现在在北京的美术高考培训班,按照书上的教材上说的看了几遍,但还是不明白。。。什么轮廓、色彩、线条,这些东西如何可以形成节奏感?下面是三位过来人的看法:
一、
节奏是基于强与弱、实与虚、长与短、疏与密等二元对立关系构成的规律,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普遍存在。
比如音乐中,比如最直观的有节拍通过强弱对比在时间线上的排列表现出节奏。也有旋律线上音程变化表现出的节奏。
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比如长短句)可以有节奏感,逻辑上也可以有节奏感。比如金庸的大长段和古龙的小短句。
之于绘画,节奏可以是形式上的(就如有些答案中所示的图形、色彩以一定规则变化,比如大小、疏密、色相间关系,表现出节奏),也可以是更抽象的内容上的(比如受力关系的分布,或者说松紧;运动的趋势方向)
二、
节奏,说白了就是比例分配。
一本书,十章平淡描写,一章快速的揭迷。
一部电影,分割成几部分,一半铺垫一半结果。依次分配,插倒分配。
一首曲,三分钟平缓,一分钟高亢,每分钟分配一个小高潮。
节奏通罐与各个领域,对一个人三分话真,七分话虚,也是节奏,床上前戏三十分钟,正戏十分钟,也是节奏。打架先骂,再试探,开打,也是节奏。
绘画,节奏是个含糊的概念。一张纸什么都不画,是不是节奏?用笔随意涂划,是不是节奏?
所以,当有人说你的画要注意节奏,往往指的是,按照等级,把传统绘画中的元素按照比列分配。冷暖,虚实,大小,稀密,等等。然后在大块元素分配好后,再进行次一级的分配,而不破坏父一级的关系。
但这是套路,绘画如果有效果的话,是在画和观者之间是否产生联系。越精巧的画面分配,越难以打动观者。
三、
绘画的节奏属于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也相对困难,我们可以先简单用音乐做个类比,就音乐而言一般正常人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它的节奏感。
如果我们将通俗流行乐简单粗暴的分为主歌跟副歌。主歌平缓而副歌激昂,大家是不是可以立马感受到节奏。对了!节奏就是“有对比跟变化”
在美术高考培训班绘画时,我们如果画一根线是没有办法体现它的节奏感的,我们如果画的是一端笔直而另外一端波浪起伏,这样才会有节奏感,为什么?因为有了对比!!因为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