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创典空间画室 日期:2018-07-18 20:54:07 浏览次数:139
刚刚接到南京大学博导电话,女儿已经报名,准备来我们中心学习,孩子的妈妈问及一个问题:你们重视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好问题!
自每年暑假开学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专程来到北京画室,有的甚至不辞辛苦,从几千公里外的新疆、深圳乘飞机、火车几经周折赶来,怀揣考取清华的梦想,希望我们就学生的学习、考试,能给一些真实,中肯,有效的建议,当学生们拿出他们的作品,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作为专业老师,不禁一次又一次地感到震惊!那些曾有两年、三年学画经历的学生们,作品竟然显得那么的业余和草率!所呈现的面貌更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显得无从说起。面对学生和家长们真诚、期盼的眼神,我们容不得良心上有半点违背。我们要说真话,实话,尽管这样有时显得有些让人不愿接受。但这是每一个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绝不可做误导他们的罪人。这些来自各地的孩子,他们的作品不断地在说明一个尖锐的问题:至今,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一句名副其实的空话!
不少作品呈现出草草了事、泛泛而止、粗制滥造、极度概念化、简单化的面貌,这必将是不求甚解,埋头傻画,漫不经心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学生态度的不端,是学画方法的差异,是学校教育方式的责任,是老师用心不专、不精的责任。我个人有到地方高中讲学的经历,发现几种现象:
1,一部分学生因文化课太差而选择学画画,(甚至有学校鼓动、强迫其学美术)个人没有兴趣,麻木的、毫不专心的在画纸上磨铅笔。甚至有的学生,把画画当做一种逃避紧张的文化课学习的一种方式。 这类学生,如果老师能够激发,调动他们的兴趣,尚可走艺考之路,如果仅仅是为了考学而学美术,建议当机立断,放弃美术,好好学文化课。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伴随终生,从事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那种痛苦是深远持久的,远比考什么样的大学重要。
2,学生多老师少,老师难以照顾周全,为了学校整体升学率,部分老师甚至想出“绝招”,像教公式一样的让学生背诵:苹果=某种颜色+某种颜色,桔子=某种颜色+某种颜色等等。学生不求其中道理,却把这些“绝招”视为经典背诵。 悲哀!艺术怎可以背诵?规律怎等同于公式?不同的“苹果”色彩、造型怎会一样?在不同的画面里面,怎可以用一种态度、关系和方法处理?每种颜色的用量怎可以量化?这种简单的概念化只能教出一个没有理解力的脑袋,没有创造力的思维,没有思考力的心灵。我们更不能相信:在艺术学习中,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捷径。
3,大多数学生,习惯性的画不下去,画面停留在半成品的状态,茫然不知所措,要么换纸再画,要么换画重来。画面的进度和个人的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没有体会过深入的过程,平时的训练没有画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在考场上不会出现让你意外的惊喜。动辄换纸,是缺乏深究的精神,容不得失败,是没有气度的表现。一直简单重复走过的路,不会有窥见光明的可能。
4,画画随随便便,忽视客观,忽视本质,盲目追求表面的“风格”、“潇洒”“帅气”、"狂放"效果。缺少严谨,缺少认真,缺少思考,缺少专业的态度,缺少朴实的精神。
画画不仅仅在用手,更重要是心和脑,因为评阅你考卷的老师,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和专家,怎可容易蒙混欺骗?这些现象的严重性超乎我的想象,可惜那些孩子们,满眼迷雾,依然在这些歧路上艰难踯躅。可惜那些孩子们,屡屡失败,考取清华,央美的梦想久久不能实现。
这就是当下的美术素质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所谓美术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人特质,兴趣爱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让毫无兴趣的学生考上大学提高升学率。是一种重视规律,又不教条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用僵死的概念和条框束缚学生。把他们变成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是一种重视专业和技艺的学习,更重视心理素质,人生态度的一种育人观念。而不是在高压之下制造麻木的学习机器。是一种重视基础、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而不是浮于表面,本末倒置的盲目追求。以上4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老师的敷衍,在于学校的功利。学生是一张相对的白纸,写上什么,就会显现什么。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不容易的。需要老师和学生有充分的沟通、了解。既做到沟通没有障碍,又要做到了解相对全面。需要老师把握恰如其分的分寸,既重视共性规律,又不泯灭学生个性。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责任心。既循循善诱,又恩威并施。需要老师有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既看到学习结果,又能诊断其根本原因。需要老师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既能动手实践,又善于明确表达。谈何容易啊?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做的够好吗?如果还不够,怎敢轻言因材施教?
应试教育以分数定成败,以模式化教学,招生录取一刀切,忽视个性特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功利性。在某些地方和素质教育有着根本而深刻的冲突,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观念的禁锢和单一化的思想模式。有关改善应试教育的言论和著作已经汗牛充栋,无须我们在此多论。 然而,更多的人会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必然是应试教育的因果,我们所有学生多年来寒窗苦读地学习,都是为了能考进更好的大学。不应试教育,应该怎么办? 这是所有做老师的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利于学生一生的专业和职业生涯,甚至整个人生,但耗神费力,且难以立竿见影。应试教育尽管弊端重重,却也无可奈何,不得不做。
我们既要为学生的考试负责,又要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负责,我们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我们坚信,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是那个点需要用心寻找,恰当把握,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考入大学,走入社会的时候,他们还在受用老师们的教导,还在因为这些教导变得更加优秀、卓越的时候,正是见证我们当初的坚持终有欣慰的时候。如此,将是莫大的幸福。
创典空间美术培训中心杜老师
写于2011年7月
推荐阅读:
1、 北京十大排名画室是哪些
2、 北京画室设计前五排名
3、 清华美院美术培训班
4、 中央美术学院培训班
5、 北京升学率最高的画室排名
6、 北京最好的画室
7、 美术生集训怎么选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