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北京电影学院 日期:2019-04-16 10:02:47浏览次数:251
本人艺术类二本学校大四学生,专业和制片毫无关系,和三跨没什么区别。高考英语考了101分,所以英文基础还可以。确定考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专业后,打了挺多培训机构了解情况,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经验,但其实考管理系的相关帖子并不多,可以综合参考一下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帖子。
需要明确的是,北京电影学院虽然是艺术类院校,但是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多少人费劲心思想进来,二战三战甚至是工作后辞职来考,而且考研的挺多是三跨生,不是全部都是艺术生,也就是说学霸真的也是多。我在备考的心路历程基本是从考第一到考前三到考上,最后到进初试就很不错了。最后艰难的挺进复试,成功被录取。
制片只有专硕,所以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艺术与电影理论和制片与市场营销。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说。
政治部分:
政治最后分数不是那么的理想,所以还是有些伤心,但看初试名单,其实大家政治成绩都是还是挺平均的。综合大部分人的经历,就是一千题刷三遍再加上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肖老师真的压中特别多题目,所以朋友们最后一个月都好好背吧。需要提醒的是,政治成绩是由选择题决定的,好好做一千题和真题,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套路。
英语部分:
英语二我考了87张剑的黄皮书,刷六遍,你绝对会提高。
专业课部分:
艺术与电影理论这个科目参考书目就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每一章的前言都说了很清楚专硕学硕和个别专业需要重点看的内容在哪里。因为我们后面接近考试的时候才出了正式版本的,但是考题真的都特别特别细,一定要反复啃这本书。之前看的《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艺术概论》(彭吉象)《什么是艺术》等书目可以丰富我们的论述,但是核心肯定还是自己学校自己老师出版的这本书。
制片与电影市场营销,今年题目真的特别灵活而且题量很大,一拿到卷子听到好多人都在倒吸气。涉及到了去年十一月《我不是潘金莲》等非常热门的事件。推荐书目于丽老师的《电影市场营销》《电视电影制片管理学》、俞剑红老师的《电影市场营销学》和《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我看的书不是非常多其实,因为知识就是这么多,学制片要懂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每天都看艺恩网的推送,遇到行业新闻都会按照类别整理打印下来,关注的公众号有第一院线、艺恩网、华谊兄弟研究院和犀牛娱乐,都是非常良心的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干货非常多。当然 2018 年考生需要关注, 2017 年 2018 那边两年的电影资讯,所有电影不管好片烂片都去看看。现在的电影行业跟金融真的联系很紧密,一些基本的上市、 IPO 、融资都是对我们来说很基础的知识了。现在流行的票房保底、完片担保、众筹都是热点重点,多去看看,不要只局限于课本。但是课本基本的制片人职责,制片流程,或者更大的说整个行业链运作流程都必须烂熟于心才行。
最后唠叨:
我不是那种早起晚睡的人,该玩手机还是玩手机。我每天都是八点半到九点半间开始学习,十二点去吃饭,有时候不饿就晚半个小时。下午两点半继续学习,我是必须午休的人,然后五点半去吃饭,接着就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后来一段时间延长到了十一点半。所以学习时间基本都是八到十个小时之间。这个学习时间要看个人,但是必须要有学习计划,政治英语专业一和专业二每天要干什么都要在前一天晚上计划好,把所有学习资料都要按照天数来分解,将任务细化到英语试卷做哪一套,书本从第几页看到第几页,这样才是有效率的。
考研到最后一个月,或者说最后两周,我跟朋友都真的感觉身心俱疲,每天都不想醒来,因为真的最后是心理战。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这个时候一旦软弱了,心理防线就会全线崩溃,所以一定要坚持坚持。我们学电影的,最好的就是看电影不但是放松还是我们功课之一,能这么舒服的也就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