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美术学院 日期:2019-12-10 13:54:21浏览次数:106
现在很犹豫要不要去学美术,可是美术花费很多,我家里条件一般,可是我却很喜欢画画,现在高一(高二),学美术还来的及吗,真的好迷茫....
很多人陆陆续续的加我求教一些问题,所问的问题当中,十有八九是上面是一种。
我把问题拆分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称之为艺术生的穷人思维。
1 喜欢画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画画。
2 担心艺考求学的花费。
3 想走艺术升学,却担心付出没有回报。
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一个艺术生大讲穷人思维,或者你已经跳过了这个阶段,已经步入的人生的快车道,那这篇文章对你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可看可不看。
坦白的讲:我们人生的这场竞争,本质上是就是认知差异化、思维差异化的竞争。
什么是艺术生的穷人思维?怎么能让自己避免这种思维误区?
症状一: 遵循主流的人生轨迹。
听爸妈的话,好好读书,不乱花钱,努力考好大学,努力找好工作,努力去大公司做高级打工者,努力买房....并把所有的技巧性问题归结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的问题,等等等。
为什么听父母的话,根本上在于你对这件事情没有掌控力和判断力,所以才依赖父母的意见。说的更为直接一点,你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求学,或者选择艺术求学,你仅仅是想有个学上罢了。
你只是饿了,你只是需要填饱肚子,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并不重要,饥不择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做为整个求学过程当中的主角,你都不清楚为什么求学的时候,你怎么会有信心让自己在求学这条路上走得顺利?
这里并不是要你去违背父母的意愿,他们只是不知道什么是适合你的,才会将他们固化了的思维下判断的结果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加上了父母过时的判断,有时候真的不适合你。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寒门贵子的几率越来越低的原因,因为一切都要考你自己的判断。
症状二: 过分看重钱的重要性、不敢轻易的去做投资。
瞻前顾后,留守当地,不敢外出去选择更好却贵的画室,没错,说的就是现在的你。因为资源的稀缺,所以大家不敢投资,包括生活品质上的投资,更包括自我学习成长上的投资。
如果说没有人告诉你外出集训的巨大优势,只是跟着老师在当地封闭集训的话,责任不在你。事实上,不知道外面培训机构有优势的人非常普遍。并非对留守当地培训有恶意,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画室多年经验的积累上来说。双方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这样你考学的路无疑增加了更多的难度。
更多的人是被外出求学的费用吓到,自己扼杀了自己升学的途径。这个时候考试的初衷已经从考到好学校,变成如何在考学中省钱了。想想,这种潜意识的变化是不是好笑?我相信贵始终是有贵的道理,考学这么严肃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拿一年的时间去验证这个道理,OK?
帮父母省钱没错,但是能不能通过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机会,从而帮家庭赚到钱了呢?省钱和赚钱,这大概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最大区别。
我自身的个例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是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整个艺考期间我的花费大概在7万的样子,因为美院的平台,我得到了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现在一两个月基本上就可以将之前的花费全部赚回来,而且还会正相关,变的越来越好。
PS: 切忌对号入座,YY需谨慎。
症状三:不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不懂得给时间加上杠杆。
等待成本是最贵的成本,这会让你当下的事情和打算做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尤其是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说,每天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学美术,自己很苦恼,时间一点点流失,逐渐把自己逼迫在无路可选的死角,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
然后就是画室里的学生们。他们迈着既定不变的路子,却奢望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在画室里面浑浑噩噩,看似每天在努力画画,却事倍功半,磨洋工,画技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
每个人的训练时间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加上了“独立思考”这个杠杆,每个人的结果才变得不一样了。
同一时间下的训练,别人会比你有更高的产出率,也有了更多的获胜希望。
关于怎么做,去看专栏里的其他文章,这里不展开来讲。
我们艺考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陷入这种穷人困境当中,而正是这些不同的人生规划,让每个人拉开了距离。
如果不能区分这里面细微的思维差异,并加以纠正。那么我们的艺术求学之路很难说走的顺畅,或许永远都在仰望成功者吧。
不动脑子,是等不出一个美好未来的,并非未危言耸听,事实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