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北京画室 日期:2019-12-10 13:56:57浏览次数:188
在北京画室日常彩虹屁用语中,比吹嘘对方【画的不错】,更高级的是夸对方【画的有灵气】
有的作品,的确看起来比较耐嚼。似乎只是简简几笔勾勒,但的确趣味性要比常人多出不少。
但是,说到底到底什么才是老师们口中的:画的有灵气呢?
一般来说,“有灵性,有灵气” 最多的应用场景,是在速写这门科目上,
之所以频繁用于形容速写,就是因为速写更多的是在表现人的状态,是在表现一个鲜活的生命。
你的速写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二维平面上拼凑的印迹,还是一个随时都可能挣脱画面,活动起来的生命体,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要想画出有灵性的画面,下面这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一: 感受状态、表达状态
考前速写,本质是画人,不是背景,不是衣服,不是装饰,而是人。你所要表达的,是一个生命,是鲜活而跳动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校考前1、2月份的速写,虽然丰富,虽然技艺远高于十月十一月,但有时画面给你的感觉完全不如这时候生动。这就是写生的魅力与意义。
当我们面对一个模特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饱满的形象,虽然模特也被要求不动,但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摆出的姿势下跳动的生命,在画速写时,我们画的每一条线也就具有了生命的厚度。
而画照片或者默写时,往往我们就会将人平面化为一个扁平的形象,或者一个程式化的印象,我们只去对比这条线的位置对不对,这个地方的黑白灰够不够,而没有考虑过如果这张照片是一个【真人】站在你面前,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所以,作为画者,你要去琢磨模特的状态、心情、然后要表达出来这种感觉。而不是仅仅的照抄物象。
所以,画速写,一定不能缺少观察,一但你放弃观察,就会流于程式刻板。
虽然我们也去记忆人体结构、衣纹表达、三庭五眼,但没有人是相同的,人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整幅画面的生动。在大量的场景默写练习到来前,多看多观察,多画写生,多去感受不同的细节表达,才能为场景速写大量“人”的表现提供更加生动的表现形式。
二:重视快写,不拘泥细节
很多老师也会提到的,多画画小速写,也许是宿舍一角、或者画室赶作业的同学,或者出门时在地铁上勾勒两笔行人,快速的写生练习会赋予你短时记忆快速刻画的能力,也会帮助你屏蔽掉繁琐复杂的衣纹装饰,而更关注于人的本身,人的动态和运动趋势,抓住一个人的“生”气。你画上的每一根线条,都代表着身体的一部分,每一笔调子都应该是为了躯体的重量与厚度。
我们在画画的过程中经常犯【抠细节】的错误,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画面起初看起来很有感觉,虚实关系也放的比较开,但随着不断的加细节,最后画面反而不耐看。
在画画的过程中,懂得什么时候及时收手很重要。
三 重视虚实关系
中国画之所以意味悠长,最重要的是在于留白的技巧。
同样一副有灵性的画面也是如此,线条的收放,虚实的把控,留白的对比都是一副有灵性的画面必备的元素。
再回过头来看看你的画,又黑又硬,哪里来的美感可言?
说来说去,灵气其实也非故弄玄虚,而是在画的时候抓住“人”的本质,抓住生命的姿态与感觉。并非是大佬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而是他们培养了更敏锐的观察与捕捉力。
你不是缺少天赋,只是少了这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