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百科

高三美术培训期间缠着老师问画画问题的后果,是什么?

编辑:高三美术培训 日期:2019-07-10 09:43:14浏览次数:1184

  在高三美术培训画室里,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的,永远就是那么几个人。仿佛他们永远有问不完的问题。


  这类人的存在,就是证明你到底有多懒的,啪啪!


  所以你和绝大多数人,对这些主动学习的同学,往往非常鄙视。


  你会觉得他们装,觉得他们做作,觉得他们谄媚同老师套近乎。


  可事实告诉你,人家的成绩就是比你好。


  你开始各种不忿,但是你仍然迈不开腿,不好意思让老师点评,也不知道怎么让老师点评。


  所以你很矛盾,你很无奈,像个傻子一样杵在那里,进退为难。


timdg.jpg


  也有很多同学,觉得老师们的点评就跟闹着玩似的,说了一大堆模棱两可的话:


  “你的衬布没画好,再去调整一下”


  “这个透视没处理好”


  诸如此类的,


  这些点评,时间久了,让你感觉点不点评没什么两样。


  时间长了,索性不去找老师点评了,感觉没啥用。


  在高三美术培训考前阶段,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专业课老师。


  老师自身的绘画水平,授课方式,点评交流的方式都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最终的成绩。


  尤其是作品点评。


  然而,画室里的大多数同学,怕被老师批评被嘲讽,害怕出现批评的声音,把自己碾压的一无是处。都不敢主动的找老师点评作品。


  这种抗拒点评的心态,成为了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多数人选择躲起来,躲在角落里低效而又悲情的努力。


  悲情久了,就开始心生怨念,开始在心里抗议画室的管理和教学有多烂,然后跑到网上各种吐槽画室。


  很多人就是这么把自己玩死的。


  玻璃心


  是绝大多数人死的很惨的原因,就是玻璃心。


  我真想说一句:这么弱,这么不经打,回家去吧,还来考什么学。


  求学啊,有时候这个脸皮还真不能太薄了。


  艺考期间,我和大家一样,属于那种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不敢和老师交流的那种人。不过,我比较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里面的一个方法,彻底扭转了我的心理状态:


  要把别人的批评,当做一种 【信息反馈】, 而不是【评价】


  也就是老师批评我,并不是在评价我,而是在给我提供画画的信息反馈,让我变得更好。


  这句话请心里默读三遍,请你一定要抓住这句话的精髓。


  基于此,你会发现老师们的点评,这些意见反馈,无论夸还是骂,都是一种帮助。


  这些意见反馈,促使我们不断调整方向盘,最终达到目的地。


  现实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


  面对数百上千人的学生规模,师资一定是不够用的。教师的数量和精力就这么多,你不去争取就一定不是你的,听明白了吗?


  考学就是这么残酷。


  大型体量的画室,绝对有大神级别的老师存在。但对不起,他们是不会亲自带每个学生的,不是不想,是不允许。


  有多少学生去画室试学的时候,感觉老师各种拽,最后报名了上课了,钱都交了,才发现带自己的居然是一帮小年轻助教,这不就呵呵了么。


  即便是有很多有精力的年轻助教,也不能保证无死角的覆盖到每一个同学。


  所以你一定要清楚,画室老师的【正确使用方式】


  老师不是事无巨细的保姆,而是站在高处指点引导你的灯塔。


  基于画室学生多,老师少这个现状。老师面面俱到的给你点评,是不现实的,老师们总是尽可能的照顾大多数。


  所以,老师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指出你画面中存在的问题。


  至于具体怎么解决,这个要靠你自己课下找书,找材料来解决。


  明白了吧?这才是老师的正确使用方式。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道理忘了?


  你越是比别人提早了解这个规则,你就能比别人心态上更积极,也更平和。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老师的点评没什么卵用,拒绝点评和同老师交流。


  在考前阶段,无论你实力多强,你甚至可以画画上碾压你们的老师,但在考学研究上,你还是嫩太多了。


  在高三美术培训画室这个高压的微型小社会,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差别的。


  一流的是不懂就问,问完了就低头画画,


  二流的是自己不画画,反而热衷于评价别人的画。


  基于此,我挺佩服那些追着老师问问题的,因为你会发现:


  他们之所以现在如此有耐心,


  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海淀区文津国际公寓

    邮箱: 1125206485@qq.com

    微信: 18600929178

    公众号: 创典空间画室

    京ICP备2024084668号-1

下载
简章
回到顶部